
近日,国产无码
宋俊年教授、杨巍副教授领衔的“食物农业生物质(FAB)”研究团队在城市固废可持续管理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以“Expediting co-benefits of tailored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trategies globally”为题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研究长文。博士生曹琪林为论文唯一第一作者,宋俊年教授、杨巍副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吉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合作单位包括日本筑波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这是宋俊年教授团队在CNS子刊层面发表的第二篇成果。
研究以机器学习与生命周期评价(LCA)为核心方法,构建了全球171个国家的城市固废(MSW)组分化预测数据库与模块化技术生命周期清单库,在“组分—过程—技术”一体化框架下,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11种情景,系统评估人类健康、生态系统质量与资源稀缺三维协同效益。结果表明,在积极转型的理想情景下,2020—2050年可缓解63.9%的健康损害,生态系统损害有望被完全抵消并转为净效益,资源效益提升可达137.5%。
研究强调应优先支持中低收入国家群(如印度),其在未来30年对全球健康、生态、资源效益的贡献可分别达到40.5%、37.8%和27.3%。这一发现表明:通过定制化的城市固废管理策略与差异化投入,可在全球尺度上更快实现“峰值—中和”的环境转折,避免损害峰值被拉长,并以更高性价比获得减污降碳、资源回收的多重收益。
本研究为各国制定本地化的城市固废管理路线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框架与量化依据,对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生命周期框架及流程
论文网页://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5-01613-w
论文DOI:10.1038/s41893-025-01613-w